南京文明网 > 先进典型

孔秋娣:用一个人的“田园梦” 托起乡邻“共富梦”

发表时间:2024-04-03

来源:南京文明网

  这几天,孔秋娣和丈夫史亚兵一直在地里忙着。“秧好一半稻,苗好七分收,气温上来了,正是水稻育秧的黄金时期。”她笑着说。

  孔秋娣,46岁,高淳区秋亚家庭农场农场主。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,凭着自己的勤劳与智慧,与丈夫一起积极探索“稻鸭共作”模式,闯出了一片天地;她和丈夫致富不忘反哺,带动几十名村民就业,实现了创业和助农致富双赢。

  近日,孔秋娣家庭当选南京市文明家庭。

  怀揣“田园梦”,从饭店老板变成农场主

  孔秋娣出生在农村,但没干过一天农活,结婚后,她和丈夫在高淳城区开饭店,日子过得有滋有味。

  2013年的一天,孔秋娣回到位于固城街道新庄村的娘家,看到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,农田半种半荒、粮食产量低,她的心思活了起来。自幼生长在农村的她一直有个“田园梦”,回家后想了一宿,她决定承包土地做农场主。

  征得丈夫同意后,孔秋娣承包了180亩农田,并于2013年6月注册成立“秋亚农场”,“秋亚”来自夫妻俩的名字。

  不懂农事,孔秋娣向有经验的人请教,从育旱秧抛秧盘,到翻田、栽秧,全部亲自“上阵”,边学边干。开始时,孔秋娣下地前还涂防晒霜,后来她发现再厚的防晒霜都抵不住暴晒,索性不抹了,洗把脸就出门下田。

  如何才能种出健康大米?孔秋娣选择了“稻鸭共作”模式,即在稻田里养鸭。鸭子不仅可以吃掉水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,鸭粪还可以做肥料,提升土壤肥力,最后实现鸭和稻“双丰收”。

  反哺乡邻,带动乡亲一起致富

  11年来,孔秋娣靠着自己一步步学习、尝试,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。秋亚农场种植面积超过500亩,亩均产量超过500公斤,她创建的“秋亚牌稻鸭米”先后获得“江苏好大米”特等奖、“南京好大米”金奖等荣誉;她本人也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、江苏省“三带”名人、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。

  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好,可孔秋娣一直记挂着乡里乡亲,夫妻俩开始向周边农户推广“稻鸭共作”技术,联合大家共同生产,目前生产规模超过2000亩;她还联合大家发展粮食加工产业,让乡邻们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。

  在孔秋娣的心里,“传帮带”是一件很重要的事,她坚持抽出时间走进学校、村委会等地,为周边农户开展技能培训和销售指导,每年培训次数不低于50次。

  “今天我还带着乡亲们去城里一些食堂推销农产品。”记者昨天采访时,孔秋娣笑着说。她觉得高淳有很多特色农产品,但酒香也怕巷子深,她自己闯出一条路后,开始帮着乡亲们“吆喝”,让更多农民能“走出来”。

  拍短视频、做直播……孔秋娣还试图通过互联网让更多人了解高淳本土特色品牌,去年,她帮助乡邻卖货的金额已接近百万元。

  如今,秋亚农场已成为农耕、农旅、农文、农教相结合的实践文化园,孔秋娣不仅带动几十名村民就业,每年还向当地100多户村民支付土地流转费用20余万元,成为名副其实的共富领头人。

  关心家庭,孝老爱亲和睦邻里

  农场事务虽然繁忙,但孔秋娣夫妻俩一直亲力亲为照顾老人。

  2019年的夏天,孔秋娣的母亲和婆婆同时生病住院,而且还分别住在两家医院。为了照顾二老,孔秋娣将农场主要事务交由丈夫负责,自己每天天不亮就起床,择菜、做饭,烧好营养餐给两位老人送过去。在医院里,她不仅端水喂饭,还帮着擦拭身体,有时还要陪夜。那段时间,孔秋娣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,一直在连轴转。

  村里谁家有事,夫妻俩都会主动帮忙。一次,村里一户人家遭遇意外事故,孔秋娣了解到对方家里有年逾七旬的老人,还有十多岁的孩子,生活极其困难,她主动上门探望,离开时悄悄留下了一笔钱。

  随着秋亚农场越做越大,孔秋娣跟丈夫商量:“我们的利润来自社会,我们也应该做点事回馈社会。”今年春节前夕,夫妻俩探望了6户因病致残、一户多残的困难家庭,并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。一年两次慰问、每次6户人家,已成为孔秋娣夫妇多年来雷打不动的“规矩”。(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茸)

责任编辑: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