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“纳鞋底费工夫,要纳两天,20多米的线,1000多针,不过纳好鞋底做鞋就快了,1天就能好,所以一双鞋一般要做3天。”眼前这位已经88岁高龄的老人,就是高淳老街上赫赫有名的“梅家鞋铺”的创始人梅位炳。如今,这条有着900多年历史的老街,曾不计其数的老行当,也只剩下仅有的几样了。 【详情】
  • 伴着辽远的丝竹声和咿呀的唱词,迈过几道剥漆的红色门槛,赵树宪的绒花工作室跃然眼前。屋内的老人带着框架老花镜,一手扶着拉开的熟绒,一手将铜丝慢慢地穿插进去。刀起绒落,刚刚成型的绒条在赵树宪的几番搓捻后获得新生,圆滚滚地躺在一边。“这个过程就是勾条。”赵树宪嘴上说着,手上又拿起另一根铜丝。 【详情】
  • 一张纸叠上几叠,一剪刀剪直了,展开就是个五角星;剪弯了,就是一朵梅花;一手握剪刀,一手扶着纸,纸片不停旋转,一剪刀下来,轻巧的燕子、憨态可掬的小猪立马成了型。一张红纸三剪两剪,转眼工夫就成了一幅精美工艺品,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家陈耀用自己的表现展示了民间艺术的博大,彰显了剪纸艺术的无限魅力。他将传统民间工艺与现代都市文化相结合,普及剪纸技能,普及民俗常识,努力将传统文化推向社会、推向世界,推向未来。【详情】
  • 4月的甘家大院春色撩人,走过一个回廊、两间屋舍,再转个弯,70岁的陈仲仁就坐在他的那间工作室里,细心擦拭、修复每一块古董表。这位老先生爱表成痴,业内人称为“表爷”,家里不仅收藏了1000多块古董钟表,还是钟表类文物修复专家。2011年,他被南京博物院聘为“南京博物院宫廷钟表维修师”,用一年时间修复了66件来自故宫的宫廷文物钟表。【详情】
  • 板桥街212号,一间堆满了白铁原料和白铁制品的砖瓦平房,就是赵师傅的全部家当,也是他的所有人生。然而,这间十几平方米年代久远的平房并不属于他,每月650元的租金让如今已经75岁,仅靠制作白铁制品为生的赵师傅捉襟见肘,“以前我们这一条街就有十几个做,现在只剩下我了。”50年转瞬即逝,原来的同行早已没了音讯,依然坚持做着这份行当的赵德富成了很多老邻居眼里的风景。如今,赵师傅和老伴儿依旧每天一大早就开工,却不纯粹为了讨生活,更因为丢不下这剪刀和锤子。 【详情】
  • 葫芦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,以其优美的形态,特殊的质地,广泛的用途,与生活娱乐密切相连,它是象征着多子多福,团圆美满,健康长寿,招财辟邪的吉祥之物,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葫芦文化。 在南京就有着这样一位在葫芦上彩绘的民间艺人,人称“金陵葫芦张”,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多年来以坚持纯手工制作是其彩绘葫芦的最大特色。张老已经七十多岁,还坚持每天手工绘画。在张老看来,葫芦画的门槛并不高,他也很乐意倾囊相授。 【详情】
  • 程少岩位于甘家大院的工作室古旧的格子门敞开着,推门而入,形形色色的脸谱陈列其中,栩栩如生,强烈的立体感让人感到震撼。从京剧演员到舞台设计再到如今的脸谱大师,程少岩的人生从未离开过国粹,所谓“一生只为一事痴”,说的就是程老吧。 【详情】
  • 在南京秦淮区大油坊巷,有一座普通的平房小院,这里是73岁的“老灯痴”曹真荣的灯彩仓库。“很多人觉得我们这行赚的是‘快钱’,其实,并不是这样。”从最初“只为谋生活”,到如今“非遗传人”的身份,曹真荣为秦淮花灯倾注了所有的精力和心血,为了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,他一直坚持到了现在。从2005年开始,曹真荣走进南京多所院校讲授制灯技艺,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扎制秦淮花灯。 【详情】
  • 根雕,是以树根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,通过构思立意、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,创作出人物、动物、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,根雕在中国已有千年的历史。“根雕讲究‘三分人工,七分天成’”,庞坤林的根雕作品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,“主要利用的是根材的天然形态,人工处理修饰只是辅助”,在庞坤林看来,如果一段木头,需要改造得太多才能“成器”,他宁可放弃,也不愿意破坏大自然的“鬼斧神工”。 【详情】
工匠精神也许是远离喧嚣的板桥老街,白铁皮匠赵德富一遍又一遍地敲打;工匠精神也许是自己种葫芦画葫芦的非遗传人张苗,在5000幅葫芦画里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;工匠精神也许是名声在外,却推掉所有商业邀约,专心在家研画京剧脸谱的程少岩;工匠精神也许是专心在家研画扎灯六十多年,连指纹都磨掉了的曹真荣。 因为有了这些可敬的老人,有了他们对初心的坚持,我们才有机会停下脚步,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交交心。希望这些老匠人都能被岁月温柔以待,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,能被一代又一代人,温柔以待。

版权所有 2010 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苏ICP备06032142号

CopyRight © www.wmnj.gov.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×768 IE 6.0以上

联系电话:025-83638157 E-mail:njwmb@163.com

网页制作设计 龙虎网